欢迎访问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人力资源>研究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发布时间:2022/03/14 14:19:57 来源: 点击次数:

       截至2021年12月底,煤科院拥有2个博士学位点(安全科学与工程、矿物加工工程),3个硕士学位点(安全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采矿工程)。在册导师20名,其中博导8名(安全科学与工程4名、采矿工程1名、矿物加工工程3名);硕导12名(安全科学与工程4名、采矿工程2名、化学工程与技术5名,机械设计及理论1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6名,其中自主培养12名(安全科学与工程2名,矿物加工工程10名);联合培养4名(采矿工程2名,矿物加工工程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6名,其中安全科学与工程11名,采矿工程2名,化学工程与技术12名,机械设计及理论1名。煤科院依托“矿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11名在站博士后,累计进站21名,出站后仍在集团工作的5名。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以矿山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研发为核心,开展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采动损害与地质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矿井智能通风技术与装备三大方向的建设与发展。

       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方向,专业涉及瓦斯、冲击地压和水害,以三大预警系统的研发为核心,以煤岩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为己任,分别形成了冲击地压防控技术与装备、瓦斯动力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水害防控技术与装备三大特色。研究主要包括煤矿安全高效开采、采动影响下煤岩体力学行为与应力场变化规律、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关键技术与装备、顶板动力灾害发生机理与防治、采动影响区域矿压分布规律、瓦斯突出机理研究、煤与瓦斯突出防控技术与装备、水压致裂增透技术与装备、水害防控技术等。2020年获批煤矿冲击地压防治创新团队。2021年,成果成功申请了30项专利。研究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三等奖1项。

       采动损害与地质灾害防控技术与装备,研究方向包括矿山隐蔽灾害勘查、开采沉陷防护与环境治理、采空区地表建设利用、采空区灾害评估、勘查、治理等。2009年煤科院成立了采空区灾害防治创新团队,围绕采空区灾害评估、勘查、治理以及采空区地表建设利用等4个研究方向,陆续在榆神府矿区、山西矿区等开展了大范围、长周期或重点采空区灾害防治工程项目实践,仅重点工程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累计超过5.7亿元,在煤矿灾害综合治理领域特别是采空区灾害防治技术及研究实践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经过十一年的努力,创新团队形成了采空区灾害勘查(钻探+物探综合勘查)、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估(地表岩移+覆岩破坏+建设适宜性)、采空区综合治理(注浆充填+露天剥离+顶板爆破)、采空区地表建设利用“四位一体”的采空区灾害成套防治理论与技术工艺,自主研发了用于采空区灾害探测的YCS625矿井瞬变电磁探测系统,编制了国家标准“露天煤矿井采采空区勘查技术规范”(GB/T 37807-2019)和煤炭行业标准“采空区地面精细综合物探规范”。截至2021年底,团队已完成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申请专利25项,软著8项,发表论文198篇,主编和参编著作6部。

       矿井智能通风技术与装备方向,专注于智能通风创新,聚焦智能通风主业发展,主要研究矿井智能通风决策控制技术与装备,2006年开始研究矿井智能通风理论与软件系统,先后开发了二维矿井通风智能分析系统、基于AutoCAD矿井通风智能分析系统、三维矿井通风智能分析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二维通风可视化图形建模、其于AutoCAD通风系统建模和全场景三维可视化建模,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和强大的网络解算与智能决策功能,在建立拓扑关系自动建立、风量按需调节的智能分析技术、循环风路快速识别技术、角联风路快速识别技术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了实现通风监测、智能决策与通风控制一体化,自2012年开始研发的KJ980煤矿井下通风监测与通风设施调控系统、ZMK660-Z型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风门风窗用电控装置主机、全自动多点采样风量精测装置、抗变形通道式风量精控装置、自动定量调节风窗、自动风门、抗冲击自动复位式风井防爆门等主要用于煤矿井下的风门自动化控制和风窗自动化控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可扩展性、高可靠性。2021年,成果成功申请了14项专利。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成果转化贡献奖一等奖1项。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我国煤炭行业建立最早的专业学科之一。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煤科总院设立有机化工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教育部学科调整,有机化工更名为化学工艺。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升级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同年,经煤科总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设了化学工程、工业催化两个二级学科,报教育部备案。根据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前沿动态以及国家和社会对本学科高级人才的需求,依托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项目和产业发展,坚持“基础理论、实验技能、创新精神”并重的教育模式,培养硕士研究生具备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技能,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成为能够独立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的专门人才,满足煤炭行业科技进步的需要。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在工业催化、化学工艺、化学工程等三大方向,煤炭清洁加工、高效转化、煤炭高效燃烧、现代煤质技术、煤炭转化过程及其催化技术、洁净煤技术的能效、经济与环境评价等六大技术领域培育出一批高质量的成果,引领煤炭行业发展。同时拥有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煤炭工业洁净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国家水煤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构筑了学研产一体、系统完备、国内一流的学科发展平台。